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举一反三
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杨德才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虫稿》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虫纲》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材料四: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请同学们通过“宏大叙事”和“微观扫描”,来解读近代中国的巨变与新生。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四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

【一座城市的变迁】

材料二   以下是反映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竹枝词(部分节选):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注:ABCD)口头禅;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个群体的解放】

材料三   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大事记

时间

人物事件

主要内容

1883年

康有为等人在广州发起了不缠足会

反对压迫妇女,宣扬天足

1897年

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经正女子学校

提倡女子接受中西教育

1903年

邹容发表《革命军》

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1912年

唐群英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

提倡男女平等,宣传妇女参政

1921年

陈独秀在上海发表《我的妇女解放观》

妇女的解放,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相关政治因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