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华夏之形成】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文化之交流】

材料二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塞图(敦煌壁画)

【民族之交融】

材料三   “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中华之复兴】

材料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以史为鉴,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族关系?
举一反三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摘自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本身的合法性,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

一-摘编自段瑞超《修齐治平:北朝君臣的经典征引与儒家文化认同进程》

材料三:民族大迁徙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汉族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之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作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