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推动社会转型的方式和商鞅变法的特点。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3)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举一反三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材料六: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