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查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曾点言志,只提沐浴吹风歌咏,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甲) , 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想法。那么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乙)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是人性的使然。儒道两家在作为学术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带着这个假设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爱民治国”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丙)如果老庄真的弃尘绝世,就应该如《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长桀溺——(丁)连姓名都不屑于留,更不用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老庄与孔孟一样。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秩序的发展,老庄关怀的是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重视人性和社会问题,只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儒道无论存在多大差异,都能相互依存,形成互补,两千多年来虽然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而且已然内化成独有的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1)、下面对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标点说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处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孟子的话。除引用外,引号还可表示强调或特殊含义等。 B、乙处的冒号使用正确,此处表示提示下文,其后的内容指的是“大胆的假设”。 C、丙处“义也”后的标点使用正确,此处属句中的引用,句号可放在后引号的前面。 D、丁处的破折号使用正确,两个破折号表示插入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和括号的作用类似。
(2)、反证法会先做出某个假设,然后推理出其与事理或已知条件矛盾,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试分析第二段所用反证法的推理思路。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