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
”通信卫星(记为卫星Ⅰ)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上,主要为我国、东南亚、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提供通信与广播业务。在同平面内的圆轨道上有一颗中轨道卫星Ⅱ,它运动的每个周期内都有一段时间
(
未知)无法直接接收到卫星Ⅰ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因为其轨道上总有一段区域没有被卫星Ⅰ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覆盖到,这段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
。已知卫星Ⅰ对地球的张角为
, 地球自转周期为
, 万有引力常量为
, 则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 )
A、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B、
卫星Ⅰ、Ⅱ的角速度之比为
C、
卫星Ⅱ的周期为
D、
题中时间
为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
1
, 向心加速度为a
1
,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
, 第一宇宙速度为v
2
, 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一颗在低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30°,卫星运行到某一位置时恰好能观测到南极点或北极点,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
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将于2024年发射升空,它将与我国空间站共轨并独立飞行,已知巡天空间望远镜预定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m,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360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M、N两颗卫星为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轨道卫星,绕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O为地心,如图所示。M、N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卫星N的运行周期为T,图示时刻,卫星M与卫星N相距最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4年9月,我国在山东海域利用海上平台,成功完成一箭八星发射任务,顺利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已知其中一颗名为“天仪”的卫星在距地面高度约为h
1
= 500 km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天宫空间站在距地面高度约为h
2
= 390 km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后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捕获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900km,周期约为288h。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冻结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900km。则鹊桥二号在冻结轨道运行时(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八省联考(山西、陕西、青海、宁夏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云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河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四川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内蒙古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