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记述 | 出处 |
四维(礼义廉耻)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 | 贾谊《治安策》 |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以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 班固《汉书》 |
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 |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
表1
序号 | 简文 |
005 | 黔首有私挟县官戟、刃没〈及〉弓、弩者,亟诣吏。吏以平贾(价)买,辄予钱 |
006 | 诣吏及已闻令后敢有私挟县官戟、刃、弓、弩及卖买者,皆与盗同法 |
009 | 兵(也)而挟之,即与盗同法。诣吏有为自告,减罪一等 |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但也有一些王朝不主张大修长城,学术界有“唐代无长城”和“清不修边墙”之说(如下表)。
序号 | 长城沿线主要民族 | 史料 |
① | 突厥 | 贞观二年(628年)九月十六日,“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 ’” ——《资治通鉴·唐纪九》 |
② | 蒙古 |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 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柔远能迩之道,汉人全不理会。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清圣祖实录》 |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部分)》(1935年,田汉词,聂耳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