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铜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幼童留美得到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官僚的首肯,成了清政府“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清廷给留美幼童配备了中文教师,专教他们儒家经典和封建义理⋯⋯由于多种原因,清廷于1881年中断此项计划。后来在对留美归来的86人的调查中发现:从事工矿、铁路、电讯业者30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服役海军者20人,从事商业者7人,从事教育者5人。

——摘编自李喜所《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良性互动》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派遣留美学生旨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________

B.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外文学校和翻译馆。________

C.幼童赴美留学计划虽实施短暂,但仍然为许多领域培养了专业人才。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留日学生剧增,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留学潮。这时期的留学生,大量地接触西方政治学说,为国内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展开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前后出现了以留法、留苏、留美为主的又一波留学热潮。留法勤工俭学兴起,青年学生一边做工一边上学,深感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最后投身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共成立后,尤其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留学运动在留学目的地、学习内容、目的、作用等方面的特点。

材料三   抗战时期出版的上百本有关研究日本的著作和小册子,相当一部分为归国留日学生所撰所译,将日本对华国策及其各种阴谋等方面的信息,“贡献国人以作参考”。1937年10月初,留欧学生组成第一批回国参战服务团。留学生所学与战争相关的知识,如军事工程、战时利器、战时医药卫生和战时燃料等,在抗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39年,党中央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院,由留德博士陈康白任副院长,留德博士屈伯川为教育处长,留日生杨作材为总务处长等。

——摘自王奇生《抗战期间留学生群像初探》

(4)根据材料三,归纳归国留学生在抗战期间作出的重大贡献。
(5)综上,谈谈你的感悟。
举一反三
交通﹒改变﹒发展

材料一: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多个市舶司。据记载,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超过了60个。宋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船板厚,船舱密隔,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

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交通领变革资料

材料三:1872年2月,李鸿章上奏清政府试办轮船,准许成立招商局。其目的是“庶使我国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拥有“伊敦号”、“永清号”、“利远号”、“福星号”四艘轮船。7月,轮船招商局在全国设19个分局,打破了外商轮船公司垄断中国沿海、沿江航运事业的格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轮船运输业的开始。

材料四: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和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同时,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世界级难题,高速铁路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4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