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劳动场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样,新兴地主阶级成长起来。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

春秋晚期的牺尊

材料二:秦孝公任商鞅。鞅以(认为)三晋(山西)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吸引)三晋之人,利其(给他们)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务农)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鼓励开垦荒地),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不同史书中的江南地区: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概括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诱三晋之人”到秦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对秦国的作用。
(3)、不同史书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