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衡阳名校2025届一轮复习周练 6月第2周 地理试题
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节理裂隙入渗时,会对裂隙壁面产生渗流潜蚀作用。在渗流潜蚀作用下,黄土裂隙会演化成一种特殊的地貌——黄土潜蚀洞穴,洞穴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复杂水土耦合过程。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裂隙性黄土潜蚀洞穴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黄土裂隙洞穴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物理风化和流水沉积
B、
生物风化和冻土冻融
C、
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D、
流水溶蚀和流水沉积
(2)、
随着裂隙的扩大,流水对裂隙壁面的侵蚀强度( )
A、
逐渐增强
B、
逐渐减弱
C、
先增强,后减弱
D、
先减弱,后增强
(3)、
③过程中,裂隙底部出现凹槽的主要原因是( )
A、
黄土吸水饱和,负重增加导致崩塌
B、
裂隙底部积水,地下径流发生侧蚀
C、
底层黄土较软,抗流水侵蚀能力差
D、
进水口水量大,对底层黄土冲刷强
举一反三
指状砂坝型三角洲为河流入海(湖)后形成的指状砂体与分流间湾系统。指状砂体由河口坝、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构成,呈现出河在坝内的河一坝组合样式。下图为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法拉亚水下三角洲演化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右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8月的极端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大地之树”景观(左图)。类似的景观在沿海的滩涂中较常见,我们称为“潮汐树”(右图),是海水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潮汐树的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由古近纪时期的陆地湖相多种岩石构成,且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还形成了许多不同造型的微小地貌。图示意该区域的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些洞穴景观中,有一颗颗浑圆或近圆形的“珠子”浸在相对平静无流动的浅水中。它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遇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呈现出“汤圆”、“弹珠”、“黄豆”、“西米”等不同形态,数量上也成千上万,被称作“穴珠(图1)。当“穴珠”持续发育中遇到某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就会变为以侧面增长为主,形成“穴饼”(图2),积水将“穴饼”胶结粘连,呈现“冰冻”状态。
下图示意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云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
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题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地理(河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