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两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图为“某水系及其流域示意图”,读图,图中( )
巴里坤湖位于新疆哈密市,发源于天山东段莫钦乌拉山南坡与巴里坤山北坡众多河流的尾闾,其中最大源流为柳条河,湖区年均降水量210mm,年均蒸发量1620mm,平均水深0.5m。巴里坤湖海拔约1575m,湖泊南部和东南部靠近巴里坤山,坡度较陡,北部和东北部地形平坦。该湖含有丰富的卤虫与芒硝资源,其中芒硝资源分布面积约100km²。1995年,巴里坤湖开展大规模的芒硝(矿物盐)脱水工程,在湖中间修建大坝,使湖泊分为2个片区。下图示意巴里坤湖流域地理概况。
材料一: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高水位(20米)时湖区面积超过4125km²。一般来说,鄱阳湖的枯水期为10月份到次年3月份。鄱阳湖水位与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和长江的来水量密切相关。下列左图为鄱阳湖及周边水系图,下列右上图为长江与鄱阳湖多年平均作用频率图(河湖作用需达到一定流量标准)。
材料二:2022年9月18日,进入极枯水位的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萎缩,在裸露的湖滩中,由逐渐干涸的河道组成的“大地之树”(下列右下图)呈现于扇三角洲上(注: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湖共同作用的结果),让人们惊叹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