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 《地狱之行: 1914- 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雅尔塔: 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二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
——《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三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 关于西方世界发展的态势,西方学者亨廷顿站在文明观的角度把现代世界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学者站在天下观的角度也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文明观的角度 | 天下观的角度 | ||
阶段名称 | 简单说明 | 阶段名称 | 简单说明 |
欧洲阶段 | 持续了数个世纪的西方的发展和扩张 | 民族国家阶段 | 西方的民族国家之间通过竞争而不断发展 |
美国阶段 | 20世纪美国的崛起和霸权 | 国家联盟阶段 | 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联合起来,以自由、民主为借口,干预、压制和剥削其他发展中国家 |
欧美阶段 | 在北约安全合作的基础上欧美加强经济和政治的整合 | 共生天下阶段 | 以天下人的福祉为根本取向,消除国家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差距,确保所有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和平共处 |
——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成伯清《文明与天下:世界秩序的社会学想象》(2022年)
根据材料中一种或两种对现代世界的阶段划分角度提炼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