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材料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二】
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节选自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
【材料三】
四时
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神舟从容再问天
本报记者 刘诗瑶 喻思南
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一道耀眼光柱点亮漆黑夜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奔赴中国空间站。10月30日12时51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
本次载人飞行任务有哪些亮点?背后有哪些科研攻关故事?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通过轨道舱产品和布局优化,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装载空间增加了20%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专门用于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两级半运载火箭,由箭体结构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利用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等10个系统组成。其中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为载人火箭独有。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可对火箭飞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如果火箭出现危及航天员安全的故障,可通过逃逸系统执行逃逸救生功能,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专家介绍,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九运载火箭,从消除薄弱环节、改进工艺技术、提高操作质量和测试质量等方面开展了23项技术改进,其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904。专家表示,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的提升反映在小数点末尾数字的微小变化上,在这看似微小的变化里,实则隐藏着火箭研制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
据了解,神舟飞船研制团队通过轨道舱产品和布局优化,进一步提升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上行载荷运输能力,装载空间增加了20%,为携带更多有时效性要求和临时需求的物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我国空间站长期运营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在轨支持。
研制出舱门快速检漏仪、照明设备、操纵棒等产品,做好各方面保障
神舟飞船处处凝结着航天科研人员的匠心巧思。
舱门快速检漏仪保障航天员出舱安全——
航天员要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会经历多次穿舱活动,需要打开和关闭舱门。维持航天员在舱内生存的气体绝对不能泄漏,舱门密封良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精准快速检测舱门的密封性至关重要。
专家介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发的舱门快速检漏仪,实现了对神舟飞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具体来说,舱门快速检漏仪通过内部的传感系统,感受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判断舱门是否关闭完好,并向航天员提供“舱门已关好,可以脱航天服”的指令。
舱内外照明设备点亮“神舟之路”——
科研人员研制的载人飞船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不仅为航天员提供舱内工作、生活照明,也为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在阴影区的交会对接提供摄像辅助照明。
专家介绍,这种舱内照明设备(近距离泛光照明)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远距离透光照明),都采用了先进的固态照明光源,这种光源耐冲击、抗振动、功耗低、稳定性高,但受限于发光材料的性能,固态照明光源对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都比较敏感。为此,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技术攻关,不仅解决了温度问题,还突破了在轨抗特殊空间环境设计、敏感器件抗力学环境设计等技术难题。
操纵棒成为航天员手臂的“延长器”——
专家介绍,操纵棒把手是根据航天员手掌正常抓握状态进行赋型设计的,外部轮廓曲面贴合航天员掌心,可满足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要求。同时,操纵棒杆体设计为可无极伸缩式,航天员能根据现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操纵棒的长度。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背后,凝结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奋斗、无私付出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探索苍穹,凝结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奋斗、无私付出。
神舟十九号发射任务中地面电缆网、手动控制台、继电器控制组合等多项产品的生产。一台应用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手动控制台,仅导线就有3000多根。这些导线又细又长,直径只有0.15毫米,很容易绞成一团。在1立方米的控制箱内一一对应连接好这3000多根线,做好所有导线的双绞和屏蔽,确保根根对应、路路畅通,不仅磨炼着耐心,更考验着责任心。
从总装恢复到最终点火发射,科研人员重点关注产品最终状态的符合性和稳定性,逐项把关、不漏疑点,精细操作、精心实施,确保神舟飞船飞得平稳、飞得可靠。
如何确保锂离子电池性能没有变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的科研人员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电源产品开展过一次精密“体检”。科研人员重点比对了锂离子电池在出厂、进场及发射3个阶段的数据,经过缜密检查和论证,确认电池状态与刚出厂时的性能基本没有差异,可以保证支撑后续飞船任务开展。
(2024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神舟”小组学习单 | ||
新闻小记 | 笔记A: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可对火箭飞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如果火箭出现危及航天员安全的故障,可通过逃逸系统执行逃逸救生功能,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笔记B: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从多方面开展了23项技术改进,数字的微小变化隐藏着火箭研制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 笔记C: 舱门快速检漏仪通过内部的传感系统,感受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就能判断舱门是否关闭完好。 笔记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的科研人员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电源产品开展过一次精密“体检”。科研人员经过缜密检查和论证,确认电池状态与刚出厂时的性能没有差异,可以保证支撑后续飞船任务开展。 | 学习小组的成员在整理学习笔记时,梳理了以下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审核找出不正确的一项,并进行修改。 我认为笔记( )不正确,其不妥之处应改为:( ) |
新闻特点 | 请帮助学习小组补充思维导图,明确新闻报道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 |
新闻价值 | 神舟从容再问天,你知道本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背后的原因吗? | 请你与学习小组成员一起探讨,并完成阅读记录。 |
黑匣子,空难解密的钥匙
一、解开空难原因,黑匣子至关重要 民航客机一般装有两个“黑匣子”。这种设备对航空事件的调查、定性至关重要。其他调查还有:飞机维修记录、事发地机场情况、事发地天气状况、飞机是否被劫持、飞行员心理状况等。 | 二、何为黑匣子? “黑匣子”由飞行数据记录仪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组成,并不是黑色的,通常被漆成易识别的橙红色,并带有反光标识。 ![]() |
![]() | 三、黑匣子记录什么? 飞行数据记录仪:记录60多项数据如飞行速度、高度、飞行方向、发动机转速、燃油流量等。能记录最近25小时数据。驾驶舱话音记录器:记录四声轨语音,如驾驶舱内对话、机组人员对话、机组与塔台对话、环境背景噪声等,能保留最后2小时录音。 |
![]() | ![]() |
![]() | 六、黑匣子有多重要? 黑匣子的记录内容只能查阅、不能篡改。形象地归纳,它的最终用途或有三种: 法官:还原飞行事故现场,判定事故真正原因。 医生:日常监控飞机健康状态,排查事故真正原因。 教官:日常监控飞行员状态,有助培训和心理辅导。 |
七、调查要多久? 多数“黑匣子”在航空事故发生的一周内可以找回,但也有几年后才找到的案例。如2009年6月1日发生的法航447航班坠毁事故,直至2011年5月1日至3日,两个黑匣子才被打捞出水:经过开启、清洗、烘干、数据提取,5月18日,记忆卡数据全部恢复;2012年7月5日,最终调查报告才由航空公司向公众公布。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