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

游白鹿洞记(节选)

去郡北行十五里至罗汉寺,路分两歧:由东入栖贤谷,西则白鹿洞。比至,两山势回合,当其合处涧水出焉,过涧逾小岭,岭有缺若关门然。入关路循涧北,并山转涧南,皆良田也。约二三里乃至书院遗址,正当五老峰下。

书院毁已十五年,树生瓦砾间,大且数围。前有石桥曰濯缨,其左又有石桥曰枕流,过枕流则从列女庙登北冈。冈上有大杉木,六七百年物也,有司今尽伐为御殿物矣。于是书院所存者独此二桥。从卒指殿堂斋庐及风泉云壑楼故处以告,甚历历,慨想昔日规制不可见,惟闻山鸟相呼鸣。山谷虚,余韵悠扬,恍弦歌声。或云从此右折东南逾重冈行二三里,乃至所谓白鹿洞,却从洞后右折陟岭,乃可到寻真观、望水帘也。不果往,徘徊久之而还。

[注]①白鹿洞:指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②规制:规模形制。③弦歌: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而歌唱,含有礼乐教化之意。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至 ②类③复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书院毁已十五年,树生瓦砾间,大且数围。

②不果往,徘徊久之而还。

(3)、作者在游览白鹿洞书院的过程中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同学们开展了探究“宋代士人气节”的主题活动,搜集了材料,请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044年:【甲】范仲淹《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45年:【乙】欧阳修《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57年:【丙】曾巩《拟岘台记》尚书司封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州之东,其城隅雨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 , 因而为台,以脱埃氛 , 绝烦嚣,出云气而风雨。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之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富贾之游不至;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 , 而晏然不知枹鼓之警 , 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抚:抚州。 ②岘(xiàn)山:位于湖北襄阳。由于西晋的羊祜、杜预先后在此建功立业,此地成为古代地方官员文治武功的典范。 ③亢爽:地势高旷。 ④埃氛:喻污浊的尘世。 ⑤垣:垒墙。 ⑥枹鼓之警:军事报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