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古诗词鉴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坼(chè):分裂。②乾坤:天地,此指日月。③老病:年老多病。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④戎马:指战争。⑤关山北:北方边境。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起笔破题,呼应了题目《登岳阳楼》,并交代了时间地点。 B、颔联承题意写景,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和秀美,烟波浩渺,湖水起伏。 C、颈联从前面的写景转向议论抒情,由壮阔的自然之景转到自身的命运。 D、尾联收束结情,“凭轩”远眺,从个人身世联想到社会现实和国家安危。
(2)、小文同学在阅读这首诗时,读到“凭轩涕泗流”一句,觉得情感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
举一反三
夜游的魅力

湖心泛月记

清  林纾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萧,遂以萧从。【A】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萧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甲】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B】堤柳蔚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乙】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注释】①此文写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此时作者仕途遭贬、事业受挫,客居杭州。

②划(huà):割开、分开。③中(zhòng):受到、遭受。④(jié):旧时衣领交迭胸前的单衣。⑤赤壁之续:苏轼(东坡)曾与友月夜泛舟赤壁,歌箫相和。和作者这次游湖情景相似,故有此说。⑥《夜泛西湖五绝句》:苏轼作于杭州任上。其中有“菰蒲无边水茫茫”等句,故下文说当年西湖“景物凄黯”,“湖面萧寥”。⑦袭;效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