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质量监测(B)
材料一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 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 --…-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扰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材料二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 愕可喜之事,是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摘编自《申报》创刊词
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剪发辨、易服饰、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利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