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卷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这体现了(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枝繁叶茂、历久弥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久弥新,源于其扎根中国土壤、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 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久弥新,源于其具有面向未来、面向实践、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进一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久弥新,源于其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民主底色。从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时的全民大讨论,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人们纷纷建言献策;从各种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到普通百姓对人大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的深度参与⋯⋯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