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考试卷
【材料一】
人们经常把“沟通”和“说话”画上等号,仿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是沟通,其实不然。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双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沟通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说话、写字、表情等多种因素。一个沟通素养良好的个体,能够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流。
有效沟通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为了最终达成沟通协议,需要注意三个策略:首先是沟通者要“深度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次需要“有效表达”,沟通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第三,沟通者还需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而同情心比同理心包含更多的情感因素。有研究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利他动机,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减少痛苦而不期待奖励;利己动机,则想减轻自己的压力,或者避免不利的感受,或者期待奖励。
【材料二】
有效沟通,需要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向和支架,它是帮助我们刻意练习,以达到自如沟通的工具。
有效沟通大纲
沟通对象 | 姓名: 主要特点: | ||
沟通过程 | 步骤 | 策略 | 具体内容 |
第一步 | 明确沟通目标 | 对方需要作出的决策: | |
第二步 | 研究沟通对象 | 对方需要知道、感到: | |
对方在乎的具体因素: | |||
如何让对方内心认可: | |||
第三步 | 作出最终决策 | 根据沟通反馈,“我”决定: |
妈妈:马上就进九年级了,你不能再参加绘画培训了。
小冀:我要参加,我喜欢绘画!
妈妈:绘画培训会影响学习!
小冀:不,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