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①已经客满的大巴车打了个饱嗝儿,停了一下,又上来两个青年男人,一个甩着手,一个夹着公文包。“公文包”的脚后跟还在车门外边,客车就又开动了。

    ②甩手青年坐在门口的马扎上,“公文包”顺手将公文包放在行李架上就直奔车后座去了,那样子好像他买了对号入座的票,最后一排正有一个空位子热情地等着他的屁股呢。事实上他奔的不是座位,而是座位上的人,最后排靠左的那个胖男人正在熟睡中,“公文包”的手灵巧地伸进胖男人的上衣衣兜里,夹出一把单据名片之类的东西,显然这类东西不是“公文包”想要的,就又放回原处,然后揪住了胖男人的衣领,甩给他左右两个嘴巴。

    ③胖男人抹了一把脸,把拳头捏得咯咯响,只一下就反剪了“公文包”鸡爪子一样的手,然后拨打110,将贼人绳之以法。

    ④事实上没有,胖男人只是活动活动肩膀,整理一下衣服,继续睡去了,发生了什么全当梦一场。

    ⑤“公文包”又瞄准了一个打瞌睡的小伙子,小伙子的手机在牛仔裤的裤兜里,清楚地凸现着它的形状,“公文包”细长的手指在这个形状外游弋了一阵子,牛仔裤绷得太紧,硬拽怕是要惊醒梦中人了。

    ⑥原来这个小伙子在假寐,他一把就抓住“公文包”的手,像扔抹布一样地将他扔出车外。

    ⑦事实上没有,小伙子的确在假装睡觉,他也抓住了“公文包”那只游弋的手,不过他悄悄地给放了。“公文包”感觉到这只手的力量,小伙子真跟自己斗等于缚鸡。对这样的主儿还是离远一点。

    ⑧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女式皮包上,皮包被抱在女孩的怀里,由于女孩也在打瞌睡,抱包的胳膊有些松弛,但拉链的开端在女孩的胳膊下压着。“公文包”变戏法儿似的手里多出一个贼亮亮的刀片!他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修长而白皙的手指看上去那么优美。

    ⑨“叔叔,你的手真好。”

    ⑩女孩旁边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打破了车里黑夜一般的寂静。自从这两个人上车,大胡子司机和女售票员的说笑就戛然而止,女售票员将马扎腾给甩手青年,自己坐在大胡子身后一个袋子上,将肥硕的屁股伸给所有的乘客,然后一丝不苟盯着前方,天塌地陷与她无关了。

    ⑪“叔叔,”男孩又开始说话了,“你的手指这么长,钢琴一定弹得很棒,老师一定很喜欢你,老师也喜欢我,只是我的手还小,够不到八度。”

    ⑫男孩的一番话使那个贼亮亮的刀片离开了了女孩的包,被握在有着细长手指的手里。手的主人随着车身的颠簸,身子斜歪了一下。那个甩手青年递过来一只马扎。“公文包”坐下。额头上亮亮的,是汗。

    ⑬“叔叔,我才考钢琴二级,我要是有你这么长的手就可以多考,至少四级,叔叔,今天你也去考试吗?考几级啊?”

    ⑭“公文包”看了一眼男孩,男孩也看着他,期待着他的回答。

    ⑮“叔叔的确弹过钢琴,‘六一’的时候还上台演出过,这双手曾将钢琴七级的曲子弹得流水一般,不过那是十三年以前的事情。我的钢琴老师说我是他教的学生当中资质最好的,手指上的天分最高。父母也希望我将来是最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可是后来父母离婚了。虽然他们争着要我,可是我谁也不跟,我离家出走,流浪街头,就被一个团伙看上了这双手。从此这双手在滚烫的肥皂水里接受另外一种训练。(A)看见门口那个人了吗,看见大胡子了吗,看见大屁股了吗,就是司机和卖票的,都是一伙的。我只是干活,等着分成的人不止这仨呢。小弟弟,这双手如果不给他们干活,回去就得少一截指头,这辈子就别想弹琴了。”

    ⑯“公文包”想用手去抚摸一下男孩的头,告诉他这一切。

    ⑰事实上他没有。他只是将那双手攥紧了,躲开男孩期待的目光 , 也回避门口那人刀剜一样的目光 ,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乘客的目光包围。

    ⑱(B)男孩等不到回答就只好盯着那双手,盯着盯着,就见一只红色的小虫子从指缝里探头探脑地钻出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

    ⑲“叔叔,”男孩说,“你的手,流血了。”

    ⑳“公文包”用另一只没有流血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下男孩的头,在大巴车再次打了饱嗝儿停下的时候,“公文包”夹着他的公文包和甩手青年就下车了。

(1)、本文故事情节简单,但人物个性鲜明,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下人物的性格特征。

胖男人

小伙子

(2)、文章第⑰段写“公文包”发现了三种目光同时盯着自己,他清楚这些“目光”的内涵各有不同,请为这三种目光的主人配上一句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来诠释它们各自的内涵。
(3)、小说的情节讲究有“伏”有“应”,请仔细阅读上下文,看看哪一个自然段藏有第⑮段划线句(A)的伏笔。
(4)、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小说,是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请简析文章第⑱段划线句(B)的表达效果。
(5)、文章的题目“手”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通过“手”寄托了什么主题?
(6)、小男孩到底有没有发现“公文包”是个小偷?请结合你对小男孩形象的认识予以探究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江南无雪
                                                                                                           刘长春
         ①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②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③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叮叮咚咚。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④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
        ⑤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
        ⑥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⑦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较长时间的舟车劳顿,我终于回到了家乡。那天,天空透不出一丝光辉,空中的云,浓而厚,有着模糊轮廓如纤维结构,饱含水分,一片片呈凝聚态如一坨坨吸饱了的纸尿裤上的棉絮。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雨便柔和地下了起来。

       午饭过后,雨停了,三叔带我出了村。临行前爷爷一再叮嘱我要听三叔的话,山上虫蛇多,捕猎陷阱多,别乱跑乱逛,以免走丢或发生意外。同时他又嘱咐三叔好好照看我。三叔早已成家立业,见过的世面也多,难免不愿意多听爷爷的叨唠,说:“放心吧,不就去挂个纸扫个墓啊,丢不了。”说完,爷爷递给我一袋子,里面装了扫墓要用的鞭炮、冥纸和几柱香,外加两把伞,三叔则扛着一把锄头。就这样我们开车出发了。

       出村不远,没了水泥路,取而代之的是稀泥浑水的山路。车子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艰难的驶着,给脆弱的泥地留下如刀割般的累累伤痕。泥泞不堪的路使得车轮陷入打滑的困境,看来这天气是无法驾车上山了,我和三叔只好把车停在一旁,徒步上山。

       虽然相聚不远,但山脚下的天气却不同于村里。山被薄雾笼罩,山岚若隐若现。我们拖泥带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山中显得格外清亮。越往山里走,雾越发多,山路越发的窄,直到没有了山路的痕迹。我望着眼前的景象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志怪。啊,难道看鬼片看多了?淡定,要淡定,好歹我也是新一代知识青年,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我是去看祖先的!我一边努力说服自己,一边不由自主的拽着三叔的衣角。再往前走,草木越密,荆棘越多,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三叔和我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凭借着往年的印象,寻路来到了祖辈的墓旁。

       一到墓前,三叔就向四周张望,过后,便拿起锄头把墓边的草和灌丛刈去。我走到墓前,凝视着墓碑上的字,从中可以看出清晰的家族脉络。在我看来,三叔锄草必要花费一番工夫,我便在一旁采起了厥条。或许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它造出的万物是如此的精致与奇兀,即使在墓山上,厥条也够到了天地万物的灵气,长得愈发长而粗壮。我遍地撒网似的在丛林和墓边穿梭采颉,忘乎所以,殊不知自己身处何地。

       毛雨又密密地斜织着,雾越发大了起来,像层层纱布似的轻垂。看不到三叔,看不穿这浓雾后所隐藏的万物,我只是阵阵感觉到脖领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和沉重起来。我有点急了,我有些后悔独自乱窜。与此同时,我感觉脚边的灌木丛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双眼睛在监视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我,走的越快我越感到背后不安。在我眼中,老墓地是最恐怖和最神圣的地方。这里埋葬着祖先,所以神圣;这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怪事,所以恐怖。

       我不断跑着不断回过头张望,然而身后什么也没有。我继续走着,怀着失落的魂魄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走一边告诫自己:亏你是大学生呢?!学了那么久的唯物辩证法哪去了,党不是说了我们要相信科学,世界上没有神仙鬼怪……真的是鬼片看多了吧……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可是,此时的心理暗示对我而言毫无作用,我心越发急了,咬紧牙关,双脚不听使唤的往前走。越往前,雾渐散。地域慢慢地变得开阔起来,突然,在一小平地旁的树影里闪出一个人,我乍一看,以为是三叔,正当我准备走过去时,他却从一棵树上摘下一片亮晶晶的树叶,用双唇抿着吹出一些唧唧啾啾的怪声,这声音很熟悉,像是小时候小爷给我吹唱的曲子。我诧异地望着不远处的他:“三叔,是你吗?你也会吹这曲子?呃,还是回家再吹吧。山上吹听得怪可怕的,别招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他吹着树叶,回头看着我。

       “小爷?!”原来是小时候经常逗我玩的小爷啊。我心里激动极了,连忙跑去和小爷寒暄一阵。小爷和我谈了很多,叫我好好学习,高考考个理想的大学。我笑嘻嘻地凑过去说,我高考完了,现在在上大学呢!

       “啊?是么?都高考完了?。”小爷迷离幽暗的眼神中闪出一丝迷惑。

       我望着眼前他,总感觉有点陌生,紧接着心里一阵急跳。我想逃,我要挣脱这里。我突然之间转身就跑,给毫无防备和顾虑的小爷一脸的惊讶,他一边追一边喊:别跑,小心别摔了!

       我心里不断思考这些问题:我不是高考完了吗,为什么小爷不知道呢?……啊!,不对,小爷…小爷好像去年意外去世了,而且听说在6月左右走了!我吓得头皮发炸,心跳急促,双脚像是装上了发条似的拼命往回跑。终于,我耳边不再传来小爷的声音,而且不远处的鞭炮声。我寻着鞭炮声跑去,终于豁然开朗,我见到了三叔。三叔望着衣服溻湿的我,问道:“你去哪了?快给你曾爷爷烧纸。”我连忙走去,说:“好,但是…三叔,小爷的墓在哪儿?”

       三叔带着一丝诧异的眼光:“挪,在那。”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连忙拿了些冥纸和几柱香,走到小爷的墓前……

       山中的雾已全部消散,我和三叔也踏上了归途。在路上三叔追问我,刚才他扫墓的时候我去哪了,把他急得。对比我抿嘴一笑,我说自己采厥忘了时间。说完还连忙拿起袋子里的厥条给他看,他点了点头。但他没看见在那厥条中还夹杂着一片亮晶晶的树叶……

       我不断拷问和审视自己的心灵,我懂了,在这场迷雾后有着许多的错误:我相信我遇到了早已逝去的小爷,我也明白为何小爷听到“我高考完了”这句话时的惊诧。为了高考,我们失去了许多,失去了联系,失去了亲人,为了高考,我们禁锢中学校的题海战术中。清明节本该祭祖扫墓,可是为了高考我已记不清我何时到扫墓。在高考面前,朋友,家人,青春,节日都俨然如山上的层层浓雾,可远观而不可近触,在高考面前高考分数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些高三学子们重走旧路,重蹈覆辙。

       噫嘘唏!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清明节时,扫墓去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予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予,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⑩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

    ⑪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 , 开出了高贵的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字据

童庆炳

    ①我的家乡在福建西部的一个山村里,那里虽然偏僻,却有美丽无比的山和水。

    ②整个村子都被高高低低的山包围着。无论你从哪一条路走,迎面而来的都是山。与北方的山不同,那山总是树木葱茏,一年四季的颜色虽有一些变化,但它整体的色调总是青绿的。山上的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就像一位画家将一团团的红颜色泼在绿色的山坡上,远远望去,简直是人间仙境,美极了。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

    ③在山里,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有自己寻觅到的秘密。在远山深谷的某处,有一棵或两棵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杨梅树。我们算定它结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起个大早,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属于自己的杨梅树边,望着那满树的或红或白的果实,大叫大笑,然后一直吃到牙齿酸倒了,才想起父母交给我们的任务。至于各种蘑菇、鸟蛋等,更是大山常见的恩赐,那种美味不是城里人能享用到的。

    ④有山就有水,从我们村子边上绕过的那条小河,是从东往西流去的。河水从深山里流淌出来,在有的地方形成浅滩,河水跳跃着,永不疲倦地唱着歌;在有的地方积成深潭,缓缓流动,平静得出奇,就像一位散步的哲学家正沉思着什么。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的身姿都清晰可见。我小时候最愉快的时刻,是用自制的捕鱼器捕鱼。捕鱼器是一个用蚊帐布做的圆形的“乌龟壳”,在“乌龟壳”上挖一个手掌大的圆洞,鱼饵是豆腐拌酒糟,那味道很香。我把“乌龟壳”沉到鱼儿出没的河水中,用石头压住,然后就爬到河边的一棵树上,瞭望我设下的“圈套”。这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些小鱼经不起香味的诱惑,在“乌龟壳”的洞口转来转去。一般的情况是,有一条小鱼先进去,然后就会有别的大一些的鱼也跟进去。对我来说,把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在鱼儿进去最多,但还未吃饱,对那豆腐拌酒糟恋恋不舍之际,我突然来到“乌龟壳”旁,用一块瓦片,迅速将洞口封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乌龟壳”端起来。这时,我能感到小鱼在里面跳动。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

    ⑤然而最吸引我的不是故乡的山和水,而是上学。我的最高理想是读完中学,以便将来能当一位山村的小学教师。可真惨,在我读完初中一年级后,因为无力供给我每周5斤米的伙食,父亲叫我休学了。后来,家里虽然勉强支持我读完初中,可无论如何,我是迈不过高中的门槛了。

    ⑥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听说离我家乡约300里的龙岩市有一所师范学校恢复了招生。我背着家里偷偷地去参加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在口袋里藏着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回到那四周被青山包围着的村子。我天天割稻、挑柴,终于以特别勤快的表现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换来了父亲的笑脸。我赶紧抓住时机,又一次提出继续上学的请求。父亲说:“你死了这条心吧!你是长子,你不种田谁种田?你想上学,从哪里去弄学费和生活费?你就认命吧,孩子!”这时候,我试探着说:“要是有一所学校,既不要学费,还管饭,那……”父亲抢过话头说:“你做梦吧!天下会有这样的学校?要真有,那你就去好了。”全家人都笑我发痴,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说的话是认真的。我暗暗高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套”爸爸的话:“爸爸,空口无凭,你给我立一个字据,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他还是不让我把话说完:“我什么时候说了话不算数?你要立字据就立字据,拿笔墨来!”果然,就在饭桌上,父亲给我立了一张字据。我拿了字据,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悄悄到姑姑、舅舅以及所有的亲戚家,把父亲的字据给他们看。他们都说:“你是想读书想疯了,这一张字据有什么用?再说,哪里会有吃饭不要钱的学校。”我说:“这你们别管,我只要你们做这张字据的见证人。”临近开学,有一天我趁姑姑、舅舅都在我家的时候,把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放在他们面前。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爸爸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⑦在一个清晨,我独自挑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藤编的箱子,另一头是一个铺盖卷,迈着坚定的步子,翻山越岭,向龙岩城走去。山坡上的野花似乎开得特别鲜艳,山谷里的泉水也特别甘甜,天空中飞着的大雁也特别活跃。那一年我15岁。

(选自《读者》2019年第7期,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种花

丁立梅

    ①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之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儿,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细致地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⑪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⑫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⑬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⑭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 狡黠地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⑮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讪讪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⑯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定力决定你能走多远

①我苦练英语很长时间之后,有一次上口语课,老师让我回答问题。

②我回答完,老师说,没想到你的口语还挺好的。

③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虽然它小到不值一提。

④请你记住,很多小的变化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就是在人生的曲线里,你也不知道是哪个点起了转折作用。但是当你重重摁下那个点的时候,日后的经历会告诉你,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⑤下课之后老师说,我有个同学从国外来西安旅游,你能帮我当个导游,给他介绍一下西安的美景吗?我说当然可以。那天,我带着这个外国游客去西安的景点打卡,像什么大雁塔、兵马俑、华清池。当时我很兴奋,我把他带到了大雁塔下,看唐僧那个铜像。

⑥记得那天晚上,我看着唐僧铜像的时候,想着唐僧是带着一种巨大的使命和宗教般的热情出去的,就油然而生跟那个外国游客讲,你想理解这样一种使命感吗?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非常激动,甚至手舞足蹈、语无伦次。然后我回头发现那个外国游客,他的脸上也流出了泪水,很激动。

⑦那是一个农村出身、一直很自卑、尝试在大学里寻找自我、探清人生未来方向的年轻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表现获得了外部的认可。那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次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⑧2018年夏天,在西安一个校区里,高三学生正在上课。上到一半,整个大楼停电了。因为外面暴雨,雷电击中了整个楼的变压器。旁边教室的学生,立刻欢呼,拿起书包就跑了。

⑨我的学生也欢呼了几秒,欢呼完之后我问他们,你们是想回去,还是再学一会?他们说再学一会儿。我说你们都有手机,对吧?他们说没有……我说不要装了,拿出来吧。最后大家都拿出口袋里的手机,打开了手电筒。

⑩就这样,我们在教室里一起学习。一开始还很凉快,后来越来越热,但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又讲了一个多小时。那一个小时,是我印象中人生为数不多的全情投入,激情慷慨,以至于后来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也是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下笔如有神的一段时间。我给大家讲这些,就是想说在一个职业生涯中,你要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你要寻找到你的使命和成就感。长期能够驱动你并且让你持续投入、持续精进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热爱。

⑪2022年6月,可能是长期处于焦躁的状态,我的睡眠越来越差,经常彻夜难眠。我当时把我能借的钱都借完了,我说那个月我再没有新的收入,可能就受不了了。

⑫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突然想给一个年轻人开一个好的玩笑。

⑬2022年6月8号的早上,我又拿着小黑板坐在镜头前。就这样胡说八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讲着讲着,人数从300人到了500人。这很意外,我没想到竟然有人喜欢听我讲这个。我当时正在讲莎士比亚,我看他们喜欢,我就继续,然后从文学讲到哲学,讲苏格拉底,讲柏拉图,讲亚里士多德,讲古希腊三贤。

⑭我发现大家还不反感,人数从500又到了1000了。当时我就继续讲,就讲了很多我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我越讲越兴奋,越讲越兴奋。那天早上到最后下播的时候,直播间的观众得有快1万人了,而往常只有几百人。

⑮我有一种空前的兴奋,那天下播之后,我坐在那里,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⑯等到第二天我再上去的时候,发现观众更多了,一上来就是3000人,等我下播时候,人数已经到了3万人。3万人是什么概念?就跟做梦一样,意想不到。然后传播效应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就涌入直播间,大家发现在这可以听一点无用的知识。

⑰这是我的幸运,事实多次证明,运气永远会垂青那些时刻准备好的人,知识就是你的武器,书籍永远都是你的朋友。

⑱我在想,另外一个平行时空里的我,如果当年在西安工作的时候那么忙,晚上回家很累了,今天这个书不看了。或者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极度的自卑,每天躲在宿舍里,蒙着耳机打游戏,也不去看书,可能我就不会有今时今日的表现。

⑲如果说要给大家几个建议的话,我希望把它能缩略成关键词。

⑳第一个就是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请你相信这一点。

㉑第二个要勤奋。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连神明都会庇佑于你。

㉒第三个就是耐挫,或者用一个北方的方言,叫皮实一些。

㉓你会发现后来很多人,一直在讲一些成功的人,他们共有的品质就是不会被困难所打倒。现在一个流行词叫做钝感力,你随便折磨我,我就是不放弃,皮实还得乐观。

㉔如果再加上最后一个词的话,就是正确的初衷。这个很重要。

㉕刚出发那会,你意识不到。但是有一天蓦然回首,你发现一路走来,正确的初衷是你的加持,是你的护身符,有一天会成为你的铠甲和你的灯塔。

(选自《读者》2023年第18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