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材料一:
在农历龙年春节,“品”字一跃火出了圈,成为生僻字界的“扛把子”。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 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鼓,欣欣家国”,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序厅中出现的“龙行翻赢”,再到时下应景的祝福语“龙行巍巍、前程弱弱”,都引起民众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好奇。
据记载,“蟲”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形容龙腾飞的样子。虽然这个字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实际使用过,但今人将其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挖掘出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用以表达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显然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的巧妙结合,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勤”字意外火了,彰显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僻字的深入思考。生僻字和常用字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接触生僻字的场合越来越少,但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不减,反映着造字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
这也意味着,面对生僻字,我们不能再因读写困难、使用频率低等原因而淡化或遗忘。相反,我们应将其视作通向古代智慧和文化世界的窗口,通过学习和了解,与先贤们对话,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正如此次“品”字所展现出的,生僻字的破圈传播不仅带我们感受了古代的造字之美,更激发我们对文字背后历史源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让生僻字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是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从歌曲创作到大型晚会,再到文博展览,我们相信生僻宇将在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跟上时代,在丰富多样的文化土壤里扎根生长。
(摘编自光明网, 2024年2月9日 )
材料二:
贴春联、贴年画、逛庙会、观花灯、捏面人、舞狮、舞龙……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春节的标志性符号。丰富多彩、寓意吉祥的非遗产品和非遗活动把春节装点得格外温馨喜庆,使年味儿更浓更足,凸显了非遗对过好我们节日的独特价值。
以春节贴春联为例,贴春联是一项有千年历史的民俗,上下两联文字代表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祝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辞旧迎新之际,一副寓意和笔墨俱佳的春联可以令门楣增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爱好和平的民族,春联把中国人心底的所思所盼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不论是对富裕生活的期盼、对家人平安的祝福、对事业顺利的渴望,还是对国泰民安的祝愿,都写得明白晓畅,一目了然。中华民族是一个敬惜文字的民族,中国人相信文字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驱邪纳福。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从中国文字诞生起就一直延续了下来。文字对于人类迈进文明,其作用不亚于火种。春跃北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文化、重视文字的特点。春联能以对仗押韵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民俗演变成一种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艺术形式,成为对联,成为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生命力。今天,写春联、贴春联、赏春联已是春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副小小的春联就能透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节日与非遗是一个整体,要过好我们的节日,享受节日气氛,就要注意完整保护非遗及民俗风情。做减法容易,做加法很难,那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积淀。保护非遗,就是传承文化、赓续文脉。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把非遗技艺和非遗文化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传承下去,体现的是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与敬畏。一个珍视自己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必定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必定会守护文化主体性,必定会在风云变幻的潮流中站稳脚跟。
让非遗助力我们过好自己的节日。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24年2月14日)
【材料一】
为何我国新综艺总被指抄袭韩国综艺?
①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综艺真人秀已对韩国的节目模式产生了一定依赖性。回顾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发展历程。2013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引进韩国节目模式走红,各大卫视也开始抢购韩国综艺版权。因为中韩两国文化相近、韩国综艺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率高。借鉴韩国节目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据相关统计,三年间各卫视就购买了将近40档韩国综艺版权。韩国综艺制作相关人才也纷纷来到中国发展。在中韩团队合作下,我国综艺市场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
中国人想个综艺创意是否真的这么难?
②中方在综艺创意方面的薄弱一直被网友们诟病。在多年的模仿学习后,我国综艺制作工艺,像特效、后期剪辑等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许多节目的创意却依然是借鉴外国的。难道正如韩国网友嘲讽一般,“13亿人口找不出有创意的人才。”
③彭侃认为,首先,觉得中国人想不出综艺创意,韩国人能想出很多好玩的综艺创意这样的想法是狭隘的。“从全世界电视创意领域来看,大家都是互相激发碰撞的。韩国很多综艺点子也是从欧美日本来的。”确实,《尹食堂》的灵感就来源于日本电影《海鸥食堂》,到海外开餐厅弘扬本国美食并非罗英锡独创。
④再者,“中国明星去外国开餐厅”“明星下乡自给自足”这类综艺创意也一点不难想。其实是中国人想的综艺创意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在没有国外电视台做了并成功的情况下,中国公司拿着自己想出的综艺创意去电视台提案,电视台和投资方根本不会考虑。因为当下中国电视行业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想要确保能成功,最方便的就是去借鉴别人成功的案例。中国综艺行业缺乏试错的精神和配套的机制(包括政策和法律)。彭侃表示。
【材料二】
⑤《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的播出赢得了受众的一片叫好,新一代文化类节目——“文化+综艺”的模式被观众盛赞为“一股清流”。清流自有源泉。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自有其深厚的内容供养。而梳理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一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受到观众好评的电视综艺节目的表达形式的创新,特别是真人秀元素的吸纳,才是赢得观众喜欢的良方。“文化+综艺”类节目获得盛赞,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受众对当前充斥屏幕的综艺娱乐节目成为纯粹游戏甚至恶搞的“愚乐”节目的厌倦。新一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也为中国电视综艺赢得了文化自信。
【材料三】
⑥《见字如面》是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每一集不但会集结多位明星读信,还会请出两位重量级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节目列表(部分)
标题 | 写信人 | 收信人 | 时间 | 读信人 |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 黄永玉 | 曹禺 | 1983年3月20日 | 王耀庆 |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 | 曹禺 | 黄永玉 | 1983年4月2日 | 张国立 |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 韩愈 | 鳄鱼 | 819年(唐元和十四年) | 张国立 |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 萧红 | 张秀珂 | 1941年9月20日 | 归亚蕾 |
⑦《朗读者》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节目列表(部分)
播出时间 | 期数 | 嘉宾 | 朗读书目 |
2017年02月18日 | 第1期 | 濮存昕 | 老舍《宗月大师》 |
蒋励 |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 ||
陈寒 | 《诗经·小雅·采薇》 | ||
李亚舒 | 《约翰·克利斯朵夫》 |
(材料来源:百度百科)
材料一: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近60%。
材料二: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 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表
项目 | 面对面 沟通 | 看纸质书 | 写信 | 外出 参加聚会 | 做运动 | 打电话 |
比例 | 37.7% | 56.5% | 69.1% | 30.0% | 46.8% | 36.9%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