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一诊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 ,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 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节选自北宋魏泰《东轩笔录》)

【注释】①睢(suī) 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②封志:封存并加以标志。③俾(bǐ):使。

(1)、请结合下面的方法提示,完成填空。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是亦不可以

成语比较法: 死而后已

常与一术者

课内迁移法: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语境推断法:句子之间形成对比

范文正公仲淹贫

查字典法:1)忧愁,悲伤;2)面色 黄瘦,憔悴;3)劳苦,困病。

(填序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孟子以议论见长,以善辩闻名,他用精当的对比,精彩的排比,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显得气势恢弘。 B、甲文中孟子认为,虽然“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受物欲、人情的蒙蔽, 人们往往又会丧失这样的初心。 C、甲乙两文都能从不同角度去体现“舍生取义”,这一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精神追求给无数后来者以鼓舞和启迪。 D、乙文一开始就交代了范仲淹的家庭经济情况,与他后文送还秘方和白金的行为形成了对比,凸显其优秀品质。
(4)、根据上下文理解回答。

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也说:(用甲文原文回答)。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形成了见利思义的价值取 向。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就是如此,他。(任选一个词均可,概括人物品质),(根据乙文内容分析)。 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 成为了后世仁人志士的精神丰碑。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