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邯郸市汉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零碳天地

焦 旭

①日前,香港首座零碳建筑——位于九龙湾的“零碳天地”正式开放。这片耗资2.4亿港元打造的城市绿洲,包括一栋集绿色科技于一身的两层高建筑,以及环绕其四周的全港首座原生林景区。与目前业界平均水平相比,“零碳天地”采用了多项首次在香港应用的环保建筑技术,节能表现优秀,减少能源消耗高达45%,是全球少数有实际用途的绿色建筑物之一。

②“零碳天地”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被动式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因地制宜,最大限度使用自然资源,力求从源头降低建筑对能源的依赖。

③当夏日炎炎,从33℃的室外走进“零碳天地”,会让人顿感凉爽,但是室内其实只安装了简单的吊扇。这是因为在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屋顶北高南低,水平仰角21度,让屋顶的太阳能板接受最多光照,同时增加室内采光。屋檐向低处延伸,形成深邃的遮阳,阻挡阳光直射,减少空调能耗。建筑墙面也都采用大块的低辐射玻璃窗来获得自然光,不仅透光性能良好,还能有效减少热传递,比香港有关环保条例允许的最大总热值还低80%。

④此外,整座建筑大体坐北朝南,迎风而立,利用从海面吹来的自然风为室内通风。设在室内地板上的送风口,也是整栋建筑的呼吸器官。送风口与室外的捕风口相连。自然风从捕风口进入,经过地底后,再进入室内时已经比原来的温度降低了5℃左右。

⑤在“零碳天地”中强调了顺应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而在被动建筑设计中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时候,就需要主动技术干预辅助、调节室内环境。

⑥“零碳天地”中拥有一套智能的建筑管理设备。这套设备就像一个“管家”,依靠分布在主建筑内外的2800个探测器,掌握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及二氧化碳情况。

⑦当室内温度超过28℃时,智能管理系统就会命令地板上的送风口输出冷气。将送风口安装在地板上,冷气可以直接吹向参观者,而不用将整个空间吹冷,因此制冷温度不用像一般冷气的12℃至14℃那么低,只需达到16℃至18℃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⑧使用节能增效的设计和技术确实让建筑绿色不少,但要达到真正的零碳状态,还需要更进一步。为了彻底消灭碳足迹,“零碳天地”采用太阳能以及较环保的生物柴油自行发电。

⑨位于主建筑地下一层的生物柴油发电装置,是“零碳天地”的心脏,心脏里的血液全部是提炼自食用废油的生物柴油。生物柴油通过特制设备发电,发电的余热被用来制冷,制冷后的余热再用来除湿,形成发电、制冷、制热的三联供。从而充分利用能源,能源利用率达70%,而传统的发电厂发电只有约40%的能源利用率。

⑩生物柴油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传统燃料少很多。“零碳天地”每年使用6万升生物柴油,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比营运时所需的能源更多,并可将剩余能源回馈公共电网,以抵消建造过程及建筑材料本身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

1香港建造业议会希望,从“零碳天地”开始,向市民传递绿色建筑生活的正能量。

(选自《中国能源报》)

(1)、“零碳天地”采用了哪些节能增效的技术?
(2)、选文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此外,整座建筑大体坐北朝南,迎风而立,利用从海面吹来的自然风为室内通风。

(4)、据介绍,“零碳天地”预计每年会接待4万名访客。请你结合内容,代香港旅游署撰写一则广告词,向游客推介该新兴旅游点。(20字以内)
举一反三
阅读张伟的《移动支付新方式》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互联网时代,效率要求被无限提高,安全更是不可忽视的需求,尤其是在网络支付方面。现在,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现有的保障手段已经远远不够。因此,掌握和引领未来网络支付潮流的互联网巨头们,把目光转向了新的保障手段,比如指纹支付、ABCD等。与传统的输入密码相比,新的支付方式操作更方便,安全性也更高。

②对于指纹的应用,古老而新鲜:一方面,摁指纹在中国很早就被用作许可、同意、授权的凭证;另一方面,指纹解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苹果公司之前用iPhone5s手机引领了这一酷炫的设计。此外,在移动支付方面,继支付宝钱包、京东钱包启用指纹支付之后,近日,微信6.2版本也推出了指纹支付功能。用户在微信中开通指纹支付功能,下单后进入支付流程,根据界面提示将手指置于手机指纹识别区,仅用几秒便可完成支付。据介绍,微信指纹支付支持iOS8.0以上系统使用,安卓系统现仅华为mate7手机支持使用,后续将陆续支持其他机型手机。

      ③相比指纹,掌纹识别的应用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概念。掌纹的形态由遗传基因控制,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表皮剥落,新生的掌纹纹线仍保持着原来的结构。每个人的掌纹纹线都不一样,即使是孪生同胞,他们的掌纹也只是比较相似,而不会完全一样。因此,从理论上看 , 掌纹识别比指纹识别安全性更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④2014年4月,瑞典隆德大学研究生弗雷德里克•雷夫兰德把掌纹支付变成了现实。他开发的掌纹支付技术无需智能手机、NFC芯片和应用程序便能实现支付。用户需先输入手机号码的最后4位,然后将手放在扫描仪上,接着就会从用户的银行账户扣除相应的金额。目前,他创立的公司已在当地的咖啡店和商铺中成功安装掌纹识别付款系统。

      ⑤除了指纹、掌纹,每个人的虹膜也是独一无二的。虹膜是位于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由相当复杂的纤维组织构成,包含很多相互交错的类似于斑点、细丝、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这些特征在人出生前就以随机组合的方式确定下来了,一旦形成终生不变。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中最高的,所以使用虹膜识别技术进行授权在安全性方面无疑更具优势。

      ⑥2015年5月,富士通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虹膜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机Arrows NX F-04G。这款智能手机所搭载的虹膜识别技术通过凝视屏幕即可自动解锁,或是进行手机支付以及登录网页。

      ⑦相比以上技术,声纹识别也具有特殊的优势。首先,声纹特征的获取比较方便、自然,语音的识别成本也很低廉;其次,声纹识别使用简单,除了麦克风无需额外的录音设备,声纹辨认和确认的算法复杂度低,配合一些其他措施,如通过语音识别进行内容鉴别等,声纹识别的准确率可提升到极高程度。据悉,百度钱包正在研发声纹识别技术,用户在购物后,即可用声纹验证的方式取代传统密码完成支付。

      ⑧前段时间,在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当着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面在网站上购买了一枚纪念邮票,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用自己的脸付了账。面部识别技术因此瞬间爆红,让人感觉“刷脸”的时代即将来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行走的种子(节选)

①春花烂漫的时节过去了。枫树和山核桃树上开败的花朵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向大地证明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生殖能力。成百上千朵小花静静地躺卧在坛城中。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这种极端素朴的装束暗示出,坛城上树木之间的繁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的盛宴。这些树木无需取悦谁。风为它们传递花粉,因此它们不必像虫媒植物一样费心去吸引昆虫的眼球与鼻子,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

②对于早春开花的树木来说,风媒授粉是一种格外有用的策略。虫媒植物生长在一个相对温暖、避风的微观气候中,即便这样,它们也要努力寻找授粉者。而树木冠层的微观气候,更加不利于早春的昆虫出没。不过风是不短缺的。因此,枫树和山核桃树打破了与昆虫之间的古老协约,采用物理的而非生物的方式,来运输它们的花粉。很不幸,可靠性的增加伴随着精确性的减少。蜜蜂能直接将花粉从一朵花的柱头传递到另一朵花中。风并不有目的地传递什么。相反,它散布随着它的运动而携带来的一切事物。这给花和人类的鼻子都造成了困扰。风媒植物必须释放出大量的花粉。它们像搁浅在一座小岛上的漂流者一样,把无数个瓶子扔进水中,指望着总有一个瓶子能将信息传递出去。

③枫树和山核桃树产生的是两类花,即雄花和雌花。雄花悬挂在枝条上,空气中只要有一丝流动就会惊动它们。枫树上成簇的雄花全都借助瘦长结实的花丝挂在树上。每根花丝长一两厘米,末端有一个花药簇,这个产生花粉的结构看起来就像黄色的小球,大小与书页上的逗号差不多。山核桃树的花药在毛茸茸的花序上摇晃,每个花序大约有一根手指那么长。在这两种树木上,花药都成群簇拥在小小的伞盖下面,大概是为了防止雨水将花粉冲走。雌花更粗短一些,因为它们没必要向风中播撒大量的花粉。雌花的柱头截住风中带来的花粉,受精作用便会发生。目前关于柱头的空气动力学,我们所知甚少。不过,柱头似乎正好处在花朵中最招风的地方。柱头的构造也会促使其周围空气形成一股涡旋,流动速度减缓,从而便于柱头攫住空气中的花粉粒。

④到春季这个时候,雄花的花粉已经洒落,它们的任务完成了。树木抛弃了这些雄花,坛城上落满一堆堆黄绿色的花丝和花序。而雌花的工作才刚开始,花朵内部的受精卵还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发育成果实。成熟的山核桃果和枫树种子将一直等到秋天才会坠落,开始行走。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