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重点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世界史编年手册》中记载了发生于1957年的三则信息:“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1月14日到16日,13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12月19日,北约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这表明,当时的世界整体局势是(    )
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 B、整体处在“冷战”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材料三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现代商贸路线示意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