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202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忆往昔岁月,颂盛世华章。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如火如荼的建设。从率先实行“大包干”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经济特区深圳,从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构建“一带一路”;从外贸出口“老三样”——服装、家电、家具,到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28年,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氢弹。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转业后扎根基层,带领群众修建水电站和公路,彻底解决了饮水灌溉、交通不便的问题,为民造福。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担起脱贫重任,为白坭村整村脱贫作出重大贡献……

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展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争,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赢得了世界的高度赞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港珠澳大桥“人车两旺”,粤港澳大湾区从“硬联通”到“软衔接”“心相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也不能少。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分析为什么我国能够不断书写“盛世华章”?

材料二   从古至今,社会上出现过很多职业,有些已经或正在消失,如电话接线员;有些刚刚或即将产生,如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提供更多职业选择机会,同时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有人说:“未来选择职业只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收入就行了。”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总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我校九年级(1)班开展“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勇于湾区建设”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搜集资料,整理归纳

5年来,大湾区经济总量从超10万亿元上升至超13万亿元,以不到全国1张的日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1%的GDP。

新春伊始,深中通道正在加紧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广汕高铁等基础设施实现“硬联通”,便捷通达的交通网络加速了大湾区融合发展。

“软联通”加速推进。粤港澳三地在制度方面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2月1日,第二批“湾区标准”清单公布,在第一批110项标准基础上新增73项标准,“一体化” 进一步走进居民生活。

(1)从以上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二】提出问题,交流探讨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战略定位。2024年伊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了新动作:

◎2024月初,第三批11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名单出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总数达31家,三地协同创新平台规模不断扩大。

◎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形成集群之势。通过这些大装置和实验平台,粤港澳三地科学家就能有效开展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科学园在内地设立的首个分园已经落地30 多家香港科创机构和企业。

(2)有同学问:“为什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战略定位?”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探究三】分享感悟,立志成才

感悟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感悟二   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即将结束。面向未来,作为大湾区未来建设者要关切国家发展、湾区建设,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3)立足湾区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