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罔不势象形 未若柳絮风起 B、中轩敞者舱 宫室、器皿、人物 C、清风来 以杓酌油沥之 D、佛印类弥勒 哀转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分有奇”说明了核舟的外形很奇特,衬托核舟所刻事物之奇,雕刻技艺之高。 B、文章介绍核舟主体时,按照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依次说明。 C、“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的是闲适心境,佛印“矫首昂视”展现的是洒脱个性。 D、舟尾两个舟子,一动一静,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视端容寂”,富有情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