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不说,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观之,何学之有?”孔子曰:“不然。若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愿受教。”

【注】①犀革:用犀牛皮制成的铠甲。②括:削。③镞:此处为“装上箭头”之意。④砺:磨。

(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称谓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可用于朋友、夫妇间的爱称。 B、“大兄”是古代对兄长的敬称。 C、“汝”是第二人称代词,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D、“子”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
(2)、请你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解释加点词

方法提示

①蒙以军中多务  辞

成语推断法:义不容

②岂可乎  及

查阅词典法:A.比得上。B.到。C.涉及,推及。

③子路不    说

课内迁移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3)、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其入不亦深乎?

(4)、孟郊诗“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请你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对于吕蒙和子路的重要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吴蚧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蚧益敬服。……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宋史》)
     【注释】 ①吴蚧: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友好。交,结交。欢,友好关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旰食,延迟到晚上才吃饭。比喻勤于政事。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何以……为”,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思是:“为什么用……呢?”⑩或:有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小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客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 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冒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①下人:下干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室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