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4年校联考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

【甲】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节选自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乙】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衹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节选自涨潮《幽梦影》)

【注释】①害:妨碍。②误蹈:错误遵行。③规饬(chì):以正言劝诚。④馁:丧失勇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然不害其为大贤者 卒:

②诸生试内 省: 

求知其二者 复: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但 能 一 旦 脱 然 洗 涤 旧 染 虽 昔 为 寇 盗 今 日 不 害 为 君 子 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②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

(4)、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诸生偶尔有过失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5)、谈谈你从乙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 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题。

【甲】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游石首绣林山记

袁中道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约结不舒。至西陵以下,北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崿崿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 , 滮滮涆涆 , 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 , 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 , 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

(节选自袁中道《雪珂斋集》,有删减)

【注释】①结约:盘曲。②崿崿:山崖高峻的样子。③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④滮滮涆涆:水流迅疾的样子。⑤虎兕:比喻凶恶残暴的人。⑥怒狞健鸷:凶猛刚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