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

(1)、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哪里?
(2)、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试验,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农村改革制度?
(3)、材料二中有A,B,C三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英文字母代号)
(4)、改革开放后,哪一决定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村生产队的20户社员,除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无人在家外,18户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开会,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若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遇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干部们承担。干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最后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几天后,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分下去了。虽然还是冬季,但各家的老老少少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忙碌着,这是小岗村20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地脱胎换骨。小岗人缘于求生的本能,在“不意识”的情况下以原始连保契约的方式实行的“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年度的20倍。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材料二: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阅读以上资料后,请你想一想:
(1)小岗村村民为什么要立下“生死契约”?
(2)小岗村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你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