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寻觅春秋哲人】
材料一:
【重温百家争鸣】
材料二: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谋略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A:名片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道家 |
主要思想: |
生活时期:战国 |
B:名片 |
学 派:墨家 |
主要思想: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法家 |
主要思想: |
C:名片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儒家 |
D:名片 |
主要思想: |
学派 | 代表人物 | 政治主张 |
治人要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 ||
庄子 | ||
墨家 | 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 |
韩非 | ||
兵家 | 孙武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通过以上表格的完成,同学们,你能找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有识之士在发表各自的政治学说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趋于对立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呢?
(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
“当仁不让”( ) “随遇而安”( ) “守株待兔”( )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学派 | 人物 | 核心思想 |
儒家 | 孟子 | “仁政”“民贵君轻” |
荀子 |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 |
A | 墨子 | “兼爱”“非攻” |
道家 | B |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
法家 | 韩非 | C |
材料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社会层面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个人层面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展板一【品读经典——沐浴智慧之光】
记述 | 文献出处 |
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 《老子》 |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为政》 |
③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 《韩非子·五蠢》 |
展板二【鉴赏文物——感受器物魅力】
★卡片一 文物名称:东汉彩绘陶 击鼓说唱俑 文物介绍: 这件俑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线条简洁,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 ★卡片二 文物名称:北魏陶女 乐俑 文物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展板三【解读文献——传承创新精神】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想出一种方法),用树肤、麻头及敝(破旧)布、鱼网以为纸。……帝善(夸赞)其能(才能),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都用他造的纸),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 (祖冲之)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世祖亲自临视。又特善竿(精于计算)。……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 ——萧子显《南齐书·祖冲之传》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