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宝应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④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 ③戮:杀。④赞:辅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社稷之器        ②先主因游观奄至广都

②亮外出        ④便还家(《桃花源记》)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代裔为长史

A、天下唱      (《陈涉世家》) B、吴广都尉(《陈涉世家》) C、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坛而盟(《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 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 正在草堂中山窗下, 信手把笔, 随意乱书。封题之时, 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 ①东西二林: 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 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小语制作了“失意与诗意”的资料卡,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失意与诗意

(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①____

(二)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 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三)

次韵孔毅甫久早已而甚雨

苏轼

去年东坡捡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炎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悦难测。

(四)

(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

(选自王国宪《重修僧县志叙》)

苏轼务农

(五)

先生在会稽时,日课诗一首出入史传积至千余篇。晚年取而读之,忽自笑曰:“此岂有诗哉?”亟呼童焚之,不余一篇。

(选自吴复《辑录铁崖先生古乐府序》)

(六)

(杨维桢)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李白、李贺)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 , 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选自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杨维桢②____

【注释】①八代之衰:八个朝代衰弱的文风。②道济天下之溺:以道德挽救天下人的沉迷不悟。③天所直:上天安排。④忧:同“恍”,好像。⑤先生:指杨维桢,元末明初诗人。⑥亟:急忙。⑦金石声:指笔力雄健豪迈,文章有情志。⑧龙鬼蛇神:比喻文章奇异诡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