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小蜀同学用下图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源电压为 , 电压表有“—”、“”和“”三个接线柱。每次实验结束后,都换接不同规格的灯,并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源两端电压两端电压两端电压 , 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2.6

1.7

4.5

2

2.0

2.4

4.5

3

1.4

2.9

1.5

(1)如图所示连接实物图过程中,至少需要根导线;

(2)随后,闭合开关,小蜀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一个很亮,一个发光微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通过两个灯泡电流大小不同                  B、发光微弱的灯泡的灯丝断了

C、两个灯泡的规格不同                            D、发光微弱的灯泡被短路

(3)在测出两端的电压后,小蜀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A、B之间,但小聪认为小蜀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C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A点即可,小聪的办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灯两端电压,理由是

(4)在测电源两端电压时,应将电压表的“—”和(选填“”或“”)接线柱接入电路;

(5)在用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时,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示数为 ,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选填“A”“B”“C”或“D”);

A、短路             B、断路             C、短路             D、断路

(6)分析表中数据,发现 , 下列解释合理的一项是(选填“A”“B”“C”或“D”)。

A、实验有误差,应继续换不同规格的灯多次实验

B、应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压值

C、电压表不准确,应该换一个电压表继续实验

D、实际的导线、开关、电源等元件也有电阻,两端有较小电压

举一反三
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其中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2A”字样,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电阻R1

(欧)

滑动变阻器R2

(欧)

 A表示数

(安)

 V1表示数

(伏)

 V2表示数

(伏)

 V表示数

(伏)

 1

 10

 0

 0.60

 6.0

 0

 6.0

 2

10

 20

 0.20

 2.0

 4.0

 6.0

 3

 20

 0

 0.30

 6.0

 0

 6.0

 4

 20

 20

 0.15

 3.0

 3.0

 6.0

 5

 40

 0

 0.15

 6.0

 0

 6.0

 6

 40

 20

 0.10

 4.0

 2.0

 6.0

①初步分析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或6中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可得出组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blank#}1{#/blank#}.

②为了研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他们将实验序号2或4或6中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和电阻的比值与电流表的示数进行比较,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流{#blank#}2{#/blank#}.

③初步分析实验序号{#blank#}3{#/blank#}中第二、三、四列的定值电阻R1 , 滑动变阻器R2和电流表A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

④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a)分别比较实验序号1与2、3与4或5与6中定值电阻的R1阻值与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blank#}4{#/blank#}.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3、与4和5与6中的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与定值R1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blank#}5{#/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