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屿,为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俗谓是山为礕头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河。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后因王事,出海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此水时有通塞耳。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礕(pī)头山:和上文“阳水”,均在山东青州。②澎赑(pénɡ b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水清冽 

②日光下

出海岱 

④但此水时有通塞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心乐 B、石井水注 C、漰渀 D、乃记而去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弥日嬉娱,尤慰羁心。

(4)、【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表面上是写鱼,实则是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瀑布”这一景物的用意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节选)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②,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③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④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⑤;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⑥。当 时 贵 人 多 愿 与 之 交 皆 逃 避 不 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⑦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⑧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⑨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崛奥:深奥奇崛。③荜(bì)门:即柴门。指用树编扎的简陋的门。④黾勉:勉励;尽力。⑤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⑥克肖:酷似。⑦尤:诧异。⑧季:此指东汉末年。⑨复社:明末文社。植党:结合党羽。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一贫,其一富。贫者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 , 贫者自南海还,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恃:凭借。④瓶:水瓶。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小冀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搜集到两篇关于游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带,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丙】

在瞿塘峡口,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入水中。人云:“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以为水候。庾子舆奉父榇还巴东,至瞿塘,水壮。子舆哀号,峡水骤退,舟得安行。人为之语曰;“滟滪如幞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节选自张岱《夜航船》)

①滟滪(yànyù):水中的大石块、大石堆。②水侯:水的候征。③庾子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以孝闻名。④榇(chèn):棺材。⑤幞(fǔ):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