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写作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三)试卷

项目学习是一种走向生活的深度学习方式。这次活动呈现了很多身边的文化遗产,根据项目方案,我们要完成《凝聚合力,保护遗产——让生活更美好》宣传册的制作。本册设“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复兴源远流长的瑰宝”两个篇章。请你根据活动体验,任选一个篇章,按要求写一篇作文;你也可以为此项目学习活动写“项目启发”。

角度

插图

要求

宣传册篇章

重拾散落民间的珠贝

温州民俗 剃头担

民俗文化意蕴丰富,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它们带给你全新的体验,请结合项目学习过程谈谈你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复兴源远流长的瑰宝

李子柒:让传统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们给予了你更多的期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该如何走进传统文化。

附录

项目

启发

此次活动引发了你深层的思考,请根据卷首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结合项目化学习实践过程和漫画插图,书写你的启发。

举一反三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春嫩不惧寒

       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及其团队,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沉浸于量子世界十余载,追求小量子里的大“梦想”。他们坚持不懈,追求极致,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继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0多年后,人类首次实现其量子化。

       认识薛其坤的人几乎都知道他近乎苦行的生活轨迹。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在薛其坤看来,“全世界从事实验物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刻苦的。”刻苦是他们团队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

       科学研究的刻苦不是常人所能坚持的。薛其坤认为进入了这个科学世界,应该以苦为乐,这样的坚持是一种享受。他在紧张的工作中体会到的是快乐,而非痛苦。

       凭借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念的坚守,薛其坤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终于向国际科学界“亮剑”。

“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学生一个一个培养出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这位科学追梦人如今最朴素的愿望。

(摘编自《人民日报》)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多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二)人:象形字。《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人”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侧面站立着的人形。

    “人”字最大的特点就是站着,不仅脊梁挺得直直地站着,灵魂也站着,思想也站着。

    “人”为什么要有左右两条腿?因为一条腿难以站稳,一条腿难以行进。再伟大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无法走路,再强壮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只能是残疾。

    “人”的两条腿为什么要分开,而不是并在一起?因为只有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才能疾步行走。如果两条腿同时起步,都争着向前、互不相让,结果是谁都无法行走。

    “人”字多像一个三岔路口——人生岔路口无处不在,关键在于选择。不同的命运因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走出不同的人。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