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从孔子“仁者爱人”的解释,到孟子“仁民爱物”的倡导,再到宋儒张载“民胞物与”命题的提出,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古代开明正直之士及民众对为政者的政德要求。据此可知,儒学( )
A、
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
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核心理念
C、
彰显出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
D、
受到了历代士绅的普遍推崇
举一反三
宋代正处在天下分裂、动荡的环境之下,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理学家“与时偕行”,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意为用“平均”的理念去治理国家。例如陆九渊就曾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据此可知,宋代理学家( )
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
下列观点中,不属于程朱理学内容的是( )
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中说的话。这表明( )
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
有位思想家认为:“正其理则万事一,一以贯之也”、“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这位思想家可能的朝代和作品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