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三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中国是栽培茶树和推广茶饮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三大饮料中,茶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茶文化在中华大地早已开枝散叶,茶之道,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上古时期,我国人民就有了饮茶的习俗。不过,真正把饮茶上升为一门艺术、归结为一种文化,则主要源自唐朝“茶圣”陆羽等的大力推广和宣介。特别是唐之后的宋朝,全民喝茶,已然成了风雅的代名词。小小的茶叶,虽历经风霜,看似毫不起眼,殊不知在清康熙之前的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茶却以盐作为战略物资,曾一起被纳入到历朝历代的国家专营中,足见茶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
千百年来,中华茶文化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从茶艺鉴赏角度来看,最初人们重视的是茶叶的“色、香、味”,到后来逐步递进到“色、香、味、形”,这种演变,从一个侧面生动呈现出中华茶人对美的不竭追求。从茶技演进的角度而言,一开始,茶叶制作注重的是“蒸青”,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了解,最终固化为更能使茶叶芬芳持久的“炒青”,精益求精的背后,实则闪耀着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专注和执着,使中国茶叶这棵参天“大树”,越来越枝繁叶茂。从茶风演绎的层面观之,唐朝的煎茶,宋朝的斗茶,清初的功夫茶……无一不把一代代中国人喝茶的秉性、民族的气韵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材料二:
茶叶是饮品,同时又是养生佳品。从科学饮茶的角度而言,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仅寒暑有别,而且干湿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各不相同。那么在不同的季节,我们都该喝什么茶呢?
春饮花茶。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夏饮绿茶。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不仅可清热去火,还能生津止渴,对口腔溃疡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夏日常饮,可清热解暑。此外,绿茶营养成分较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
秋饮乌龙。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之效,“秋燥”宜饮乌龙茶。
冬饮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具有暖胃、消疲劳、消水肿和帮助胃肠消化等功效。冬天气温多变,室内外温差较大,属于感冒多发季节。红茶中的茶黄素具有杀除食物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力等作用。
材料三:
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查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习近平提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他对乡亲们说,“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他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这一片片鲜嫩绿叶曾经不过是偏僻山村的普通作物,而在习近平眼中,却是能使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坦洋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全村八成以上人口涉茶,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黄杜村白茶种植面积也也已从5000余亩扩大到1.2万亩,昔日荒山变身“茶海”。
材料四:
①根据材料二给甲乙两位茶客推荐合适的茶饮。
甲:经常熬夜,是易上火体质,深受口腔溃疡的困扰,你会给他推荐一杯 。
乙:家人感冒,他也觉得浑身乏力,食欲不振,你会给他推荐一杯 。
②假如让你给茶馆张贴一副茶联,你会选择A、B中的哪一副呢?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A.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B.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