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 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中外历史纲要 (下)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并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并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吸取国联的教训”的措施。
举一反三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

结论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古

日本)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汉朝时中国和东亚诸国已有

官方往来

史料 1: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

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

史料 2: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胡桃、胡椒、棉花等从西方运到东方

史料 3:675 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唐太宗设置 的十部乐,其中一部是高丽乐。

史料 4: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

——根据教材及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为维护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联盟会员国约定,无论何时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认为适于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能在外交上圆满解决者,将 该问题完全提交仲裁或司法解决。”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二战后影响中国

对外关系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冷战阶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 是美苏两极对立。另一个是“后冷战”阶段,“一超多强”和多极化发展趋势支配着世界政治。

中国政府以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21 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 兴为世界所瞩目。

——摘编自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