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试卷

  请你参加“走近二十四节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面这首诗反映了“惊蛰”怎样的时令特征?(请用两个四字主谓短语表达)

诗歌:“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特征:①  ②

(2)、阅读故事,用节气名补全对联。

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士,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时雨到清明。

(3)、活动中,一位同学分享了一段有关“立春”的资料,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甲】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乙】立春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丙】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年左右。立春时,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应将“”删去。

③【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

(4)、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节气对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先民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更替、物候现象和气候变化。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

材料二  墨迹天气作为气象服务的领军者,借助与专业气象机构合作和“时景社区”的上传功能,每天搜集到海量的数据,为量身定制气象服务提供了可能。另外,在“AI+大数据”的支持下,短时预报功能可以让许多场景智能化,比如“穿衣指数”会告诉你出行适宜穿什么样的衣服;“钓鱼指数”会告诉钓鱼爱好者何时适合钓鱼。

举一反三
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闻内容】

    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吴喆华 刘笑梅 实习记者任宇坤 李晓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它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但最近,一段《黄河大合唱》视频居然被贴上了搞笑的标签在网络流传。这是某单位年会上的场景。视频中,这抗战歌曲,被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全程恶搞,引得台下哄笑不断。对此,《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通过中国之声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不满,因为恶搞歌曲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呼呼有关单位停止这样的演出,并要求限制相关视频的传播。

    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看到后气得一晚上没睡,她认为这种表现形式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我是很反对的,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词作者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也表示,他难以接受这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恶搞行为,并怒斥这种做法不可原谅,我特别愤慨的就是那些主办这些节目的人,他们自己的年纪不小,他们对抗战文化会有印象,但是他们没有感觉,麻木的,还在以一种廉价娱乐大众的情绪下组织,我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谅。

【相关链接】

    A.恶搞《黄河大合唱》,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4月某卫视的一期节目,节目中参赛选手伴着《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做出一些夸张另类的肢体动作,当时这段表演引得现场四位评委大笑,并获得全票通过。有评委表示:我特别喜欢你们这个节目,我真的觉得太需要拿一些严肃的东西来调侃,我们缺这个,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调侃的,非常好玩。广西南宁斗逗乐喜剧坊,至今仍在舞台上表演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斗逗乐创办人马国富说,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正常演唱的方式去指挥《黄河大合唱》,那不会有人看的。艺术,它一定是要创新的。整个从音乐、音符、指挥、武术、舞蹈,还有各方面的演技上面,都等于说是全方位的提升。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认为,马国富的说法是在狡辩,《黄河大合唱》每个月都会在世界各地演出,有大量拥趸(yōng dǔn,指支持者、拥戴者)。张安东说,即便为了传播,也有更好的形式。浙江卫视的一档娱乐节目里,影视明星和专业人士在黄河边合唱的一段《保卫黄河》,就令他印象深刻,在滔滔河水声和澎湃交响乐的衬托下,这期节目感染了很多人。也有网友评论说:太感动了,眼泪根本忍不住。

B.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C.90后声乐教师赵一菲,曾在法国参加这部作品的百人合唱演出。她说,在国外的华人圈中,《黄河大合唱》有着极高的地位。不论在哪里,响起这个旋律,都令人心潮澎湃。而在音乐演出中,这首歌一般也是压轴曲目。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抗战歌曲,的确没有老一代人体会那么深,但如果能现场完整地聆听这部作品,还是非常震撼心灵,我回国也两年了,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国家大剧院,是在结尾的时候唱了《保卫黄河》,全场观众都跟着在唱,而且,唱到最后哭了,现场气势磅礴,好像真的是黄河在怒吼,在奔腾。

    D.武汉抗战研究文化学者陈勇认为,恶搞《黄河大合唱》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消极的。对于饱含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尤其是抗战歌曲,决不允许恶搞,让歌曲在这个时代也能够起到精神粮食、精神支柱的作用,我们要有我们的自信,把这些歌曲在这样的活动中间唱起来,唱响。

——根据相关网络新闻改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