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年五校联考中考语文3月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贯,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纽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无从书以观

百里外

援疑

(2)、把文中画线的语句写成现代汉语。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3)、【乙】

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①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②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眩饥卧而已氏,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节选自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

【注释】①有得:指能成功。②能政事者:能建立功业的人,这里指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③送徐无党南归序:该文作于至和元年(1054),时作者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徐无党,婺州永人,庆历初师从作者学古文,皇佑五年(1053)进士及第。此次南归故里,作者作序赠别。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之于身/邹忌八尺有余 B、不待施于事/以怪之矣 C、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非亭午夜分 D、自《诗》《书》《史记》所/不习乎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修于身矣而不施事不见于言亦可也

(5)、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前辈先贤的良苦用心,特在班级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刘老师:老子曾向孔子赠言”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贡,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你们知道宋濂向后辈马生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用意是什么吗?

小语:我来回答,①,这是宋濂作为长者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刘老师:那同为临别赠序,欧阳修向徐无党表达对先贤的看法,并列举颜回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小文:我知道,②,这是欧阳修对徐生的句句良言。

刘老师:确实,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前辈对后辈的殷切期待,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汲取“数言”智慧,助自我成长。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