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
19世纪末以来,考古人员在东非海岸沿线的一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中国生产的手工艺品,其中明代以来的青花瓷占主导地位,同时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中国钱币。这可用于说明古代东非( )
A、
与中国建立了经济联系
B、
商品经济繁荣发达
C、
实施了开明的对外政策
D、
定期向明朝进贡
举一反三
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古代的西非地区先后出现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下面关于三大帝国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地理位置相对优越②出口象牙和奴隶
③黄金资源丰富④因外敌入侵而灭亡
在南非的津巴布韦,发现大量的中国宋代、明代的瓷器,可能是阿拉伯人或者印度商人转销的。这说明( )
北部非洲,早在公元前数千年就跨入了文明社会,先后进入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相比之下,中南非洲多数地区尚未摆脱原始状态。上述情况表明非洲( )
史载,汉武帝曾遣使前往今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唐朝杜环是第一个到非洲并写下《经行记》的中国人;元朝汪大渊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了《岛夷志略》;明朝郑和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些记载表明( )
中古时期的西非地区气候炎热,因此盐对于保存肉类资源而言非常重要,人们用等重的黄金来换取食盐,即用一磅黄金换取一磅食盐。这从侧面反映出西非地区(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