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黔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一: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中外通史纲要》上
材料二: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成为这一制度最基本的职能和特征。八旗制度是一个军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不但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致和生产职能。
——据百度文库整理
材料:榷场,即指宋、辽、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由官府主导控制的对外贸易的市场,也称“官市”。辽朝开国之初俘获大量汉族及其他民族之民众,大力开发农业。太祖耶律阿保机基于南北经济早已密切联系以及安边绥远的目的,在统治的边缘地带设立了最早的榷场——羊城榷场(今河北省张家口市)。羊城榷场毗邻炭山之北的产盐区,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澶渊之盟后,宋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辽也在南京道之新城及西京道之朔州南境等地设榷场多处,与宋朝互市。双方都在榷场设置专官监督贸易,征收榷税,密切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此后,宋、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
——摘编自程嘉静《辽代榷场设置述论》
①体现了蕃汉分治的特点 ②不利于强化君主政治权威
③体现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④源于农牧复合的经济形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