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924年7月,孙中山说:“多数农民如果能够结成大团体,就有力量可以讲话”,他以广州沙面工人罢工胜利为例,指出:“列强因为看见工人是很坚固的团体,所以不敢再压迫,便要同工人讲和。”因此,农民“如果要以后不被人欺负,便要从今日起结成团体”。这表明孙中山( )
A、
主张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政权
B、
积极投身于土地革命的宣传工作
C、
将农民阶级视为大革命的重要力量
D、
认为大革命要以农民运动为中心
举一反三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口号往往会反映出时代的主题,下列口号中符合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是( )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
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
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7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