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在北宋政治结构里“中书、枢密、三司各不相涉”,“宰相亦不独置,或两相三参,或三相两参”,甚至更有台谏制度以相制衡。这体现出北宋( )
A、
宰相权力的分散
B、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行政效率的提高
D、
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
举一反三
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椎之课 , 除支度给用外 , 凡缔串之类 , 悉数送往京 师”。其后 , 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
北宋改进了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形成了宰执制度。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和枢密使为执政,财权由三司负责,形成中书(宰相)行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的架构。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
《宋史·职官志》记载:“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该职官是( )
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
下图(某朝政治制度结构图)反映了(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7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