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农作物品种引进情况

时期

品种(括号内为原产地或来源地)

汉唐时期

“胡”字作物:胡麻(印度)、胡豆、胡蒜(西亚、中亚)、胡瓜(自西域传入)、胡桃(波斯)、胡荽(自西域传入)、胡椒(东南亚、南亚)、葡萄(地中海地区)等

“海”姓作物:海棠、海芋(印度)、海枣(西亚)等

宋元明清时期

“番”字作物:番薯(中美洲)、玉米〈墨西哥)、花生(南美洲)、烟草(南美洲)、葵花(从东南亚传入)、棉花、甘蔗、占城稻(越南)、高粱(从印度传入)、番石榴(南关洲)、番荔枝(美洲)、香蕉、番茄、辣椒(墨西哥)、南瓜(南美洲)、橄榄(地中海地区)等

晚清时期

“洋”字作物:洋葱(美国传教士带入)、洋白菜(北美洲)、洋槐(欧洲)等

——据《丝绸之路上中国作物品种的引进与输出》

(1)、 对材料中“胡”“海”“番”“洋”作物传入的原因作出历史解释。
(2)、指出中国引进吸收外来作物品种资源的意义。
举一反三
农耕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开始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广。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多国继续推进可可的栽培,在大洋洲的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几内亚和萨摩亚建立新的可可种植园。               

——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

材料二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在各州投资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营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