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说:“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深。”下列项中,能证明该观点的史料是( )
A、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B、
“窃以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
C、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
“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举一反三
唐代前期政事堂议事,对担任宰相的人数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多则十几人;唐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一定的制度,有史记载“唐制,宰相四人”,宰相数量基本固定和逮中。这一变化( )
唐初,三省的职权进一步明确划分,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由此可知门下省的主要职能是( )
唐初官吏任命需经吏部、门下省,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前,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皇帝的任命诏书需中书省用朱笔正封。然而,武则天后的唐中宗李显,而径自封拜官职,所书“敕”字,也不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墨敕斜封”。“墨敕斜封”的出现表明(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唐代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采用的制度是( )
下图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
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移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7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