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0年全国第一届新年画获奖作品《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

  
1966年《向毛泽东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加秋收起义的一位连长在家信中写道:“我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同志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普遍开展的抗日救亡宣传,“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之势。 解放战争时期,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和三查,让广大干部战士倒出了苦水、挖出了苦根、提振了士气,也使得大批国民党俘虏兵成为“解放战士”。 民主革命时期,党还通过办学、扫盲、办报、出书、广播、演剧、演讲等方式,加强文化教育、发展革命文艺、推动移风易俗,提高群众思想文化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营造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摘编自胡昌勇《培根铸魂育新人——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

材料二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专列“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1986 年9 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党

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促进了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等一批时代楷模的涌现。 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为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中央文明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