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检测考试试卷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问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泛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有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秦朝 | 西汉 | 东汉 | 西晋 | 隋朝 | 唐朝 | 北宋 | 南宋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咸阳 | 长安 | 洛阳 | 洛阳 | 长安 | 长安 | 开封 | 杭州 | 北京 | 初为南京,后移北京 | 北京 |
依据表内容,围绕“定都”这一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