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以下是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简表。

年份

全国总人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8

6.7

1893

33671

2769

8.2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主要推动力量 C、政权更迭推动城市化 D、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直统二年庚戌学历》(阴历)

《民国二年新学历》(阳历)

正月初十

皇太后万寿

  

正月十三

皇帝万寿

  

二月十四日

国耻纪念日(光绪戊戌德国占租胶州湾定约)

3月9日

国耻纪念日(光绪戊戌德国占租胶州湾定约)

 

 

3月10日

国民纪念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三月初一

纪念日(光绪丙午宣布教育宗旨)

  

七月十三

纪念日(光绪丙午颁诏预备立宪)

  

七月廿四

国耻纪念日(道光壬寅与英国战败订立《南京条约》)

8月28日

国耻纪念日(道光壬寅与英国战败订立《南京条约》)

八月初八

国耻纪念日(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犯北京咸丰出狩热河)

9月22日

国耻纪念日(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犯北京咸丰出狩热河)

八月十六

国耻纪念日(光绪甲午与日本海战陆军败绩)

9月15日

国耻纪念日(光绪甲午与日本海战陆军败绩)

八月廿七

孔子生日

  

九月初一

纪念日(宣统乙酉各省咨议局成立)

  

 

 

10月10日

国庆日(武昌起义)

 

 

1月1日

国民纪念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月12日

国民纪念日(宣统帝退位)

 

 

2月17日

国民纪念日(民国南北统一)

注:上述表格是《教育杂志》于1910年和1913年登载的“学历”,即学校一年中各项仪式的日程表。表后并附有说明:“每届纪念日,或于下午最后一时间停课开会,为学生演说当时之历史,或不停课而于课毕后延长一时间以内行之。演说之际,当以今日情形互相比较,于养成国民之爱国心,大有裨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 至 18世纪,中西间贸易往来频繁。当时欧洲的紧身胸衣、裙撑和束腰等设计元素被引入中国,成为上层社会女性的时尚追求。 欧洲人对来自中国的奇异的丝绸、织锦等纺织品和绣花等工艺近乎狂热的好奇和热衷。 法国的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主教拥有十件在法国巴黎定制的中式彩色唕叽面料的服装。真丝面料制成的“华托裙”,也常常出现在法国画家让-安托万·华托笔下,这种裙子装饰有中国特有的纹样图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调,是当时很多欧洲贵族妇女喜爱穿着的服饰。 法国还设立了一些中国舞场、中国娱乐剧院等。 以穿着中国式服装为主要特征的化装舞会首先在巴黎和维也纳出现,之后迅速在欧洲宫廷普及。 到18世纪中期,中国服饰装扮的化装舞会在欧洲变得非常普遍,一度晋升为欧洲大众的时尚活动。

——摘编自陈霞、李遵《西方镜像中的“中国风”纺织与服装艺术考》等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放开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进一步为近代纺织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中国传统服饰的质料比较单一,主要有土布、丝绸、皮毛等。进入20世纪之后,新军的服饰被大量的绿营城防官兵模仿,通商口岸的少年纷纷模仿出洋归国的留学生穿着洋装,新政以来军、警、学界易服的举动,导致了服制材料发生了剧变。 西式服饰主要用洋布、呢革,国内既不能生产也不会缝制,只得依赖进口。这就导致了西式服饰价格昂贵,而且随着易服的进行,导致国内洋货一时泛滥,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纺织业。 殆至民国成立之后,这种混乱的局面依旧没有根本的改变。 当时的有识之士无不担忧地指出:“自政府改装以来,风气所趋,官民竞用外货,以致绸缎废弃,工商歇业。 资本日益消耗,劳动者多有流亡,为他人开绝大之道场。”

——摘编自李超《清末民初服饰变革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启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