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唐宋时期学术领域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华文明的盛事之一。唐代的经学继承汉代严谨学风,在去伪存真方面日臻细密。宋代学风一变而为六经注我之义理之学, 以经学为依傍发展出新哲学。该哲学( )
A、被陆王心学所取代 B、提倡“工商皆本” C、冲击了传统儒学 D、仍属儒家思想范畴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先秦至两汉,中国本土哲学的本原追问,以“本末论”为基本方法,这种思维在 解决经验世界中事物的存在之先问题上简洁有效,但也有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对此, 从玄学到佛教都做了许多探索, “体用”思想逐渐确立起来,这其中蕴含一种不同于传 统经验性思维的形而上学范式,可以说是一种思辨性思维。但佛教“体用论”因其非实 在性(即“缘起”之“空”)而难以与世物、人伦相兼容,这给理学留下了继续探索的

空间,以“北宋五子”为主要代表的早期理学家集中展现了思维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努力。

——摘编自张恒《从“本末”到“体用”:理学与传统哲学思维之变》

材料二

本来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各 自的“体用”,移花接木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来, 这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种结合曾经产生了某些有益的东西……这些, 无疑是封建文化的异军,力量虽然有限,但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促进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三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 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

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 时代。

——引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年6月2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