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柯桥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他的《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康有为这两本书( )
A、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 B、已经完全从根本上动摇了了孔子的神圣地位 C、提出了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是维新变法理论依据,宣传了变法合理性
举一反三
不同的历史时代有各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时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宋明理学重建了人的哲学。不以鄙陋之心看人类,而以其价值理想看人类,人类的真正价值便显现出来。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不朽格言为代表,强调人的历史使命感。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理学成为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维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对于其正负面效应,我们应当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交换的主体双方必须作为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出现在市场上,否则市场不可能发展起来,于是人生而平等就成为最基本的观念。近代以来,由洛克、卢梭、康德、斯密等资产阶级先驱思想家建立了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他们认为,第一,人生而自由,这是人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也就是人具有同样的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在社会实践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具有平等的法律权利。第三,自由首先是个人的自由,个人是自由的本位,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优先原则。然而,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制度后,无休止的战争和掠夺,对落后民族的惨无人道的屠杀,劳动阶级的极端贫困,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堕落,使追求平等的人类仍然生活在不平等的社会之中。

——摘编自关晓丽《两种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核心价值观差异探析》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共和国建立起来了,但是中国社会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革与进步。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亦即必须清算阻碍社会进步的传统价值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秦始皇有汇合地域文化的理想,但并没有成功。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才得到实现。汉武帝推行“购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结来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确立了儒家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西汉统治者主要实施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的儒家化,代替了秦代的法家化。唐代除实行科举选拔人才外,还重视思想文化的内外交流,以及境内各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力,促使儒、佛、道的融合,将中华古代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两宋时期,伴随着皇权强化与选官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上书院制的成熟,中华文化更加深化。

——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化何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要观点

代表性著作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各种冲击下的自我更新,是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同意哪一观点,并列举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还。(提示:明确写出你所同意的观点,阐述过程史论结合,列举的史实不少于两件。你不同意的其他三个观点既不需要阐述,也无须反驳。)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阐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三元里人民抗英等;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等。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阐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9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开启了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

【分析】【分析】

【点评】

【题型】论述题

【分值】

【考查类型】模拟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