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

(1)、(一)甲组同学利用某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①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①

②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②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

(3)、【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5)、(二)乙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①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②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

举一反三

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我们建构了“两组分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分混合物。

【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blank#}1{#/blank#}(选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探究方法与过程】

(2)实验1:如图1所示,用白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符号P)有剧毒,但它燃烧能比红磷更充分地消耗掉氧气,且产物相同。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blank#}2{#/blank#}。

实验2:如图2所示,利用脱氧剂缓慢氧化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记录量筒中液面读数如表:

实验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blank#}3{#/blank#}(保留至0.1%)。

若实验结束时俯视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则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blank#}4{#/blank#}(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若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中信息,实验{#blank#}5{#/blank#}(填“1”或“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

【继续探究】

(3)已知Cu+O2CuO2 , 运用上述思维模型,我们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室温下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mL

20.0mL

6.5mL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lank#}6{#/blank#}(保留至0.1%)。

【实验分析】

(4)导致该实验数据比理论值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blank#}7{#/blank#}(填序号)。

①没有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拓展计算】

(5)为了保证该实验的成功,反应前注射器中最少留{#blank#}8{#/blank#}mL气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按1/5计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