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同学将参加“美文共欣赏”研读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麦场
露渊
①今天外出路过郊区村庄,看到那些挺着肚子的麦苗倍感亲切,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它特有的麦香味。
②我的年少时光,是在麦场中度过的。所谓麦场就是收麦子的时候,把自家田里所有的麦子都集中在一起,先扎堆,选个好天气再一捆一捆晒开,等太阳照去麦穗上浮着的露水就可以铺场了。
③铺场可是个技术活,首先在麦场中间立起一捆麦子,然后顺时针均匀地一层一层把麦秆铺成圆形,铺好的麦场看起来只有金黄的麦穗,看不到麦秆,能把麦场铺成这样的一般都是长辈们。像我,这个时候只配搬麦捆,解绳子。
④记忆中最初碾麦子的场景是父亲牵着我家的骡子套着石头碎子,一圈一圈地碾压,我们拿着扫把在边上把那些碾压出局的麦穗尽量扫进去。天气很热,父亲不时地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骡子也是,我看见它大张着鼻孔,喘着粗气奋力前行,身上到处都是一条条汗水路子。[A]牵着骡子反复碾压,直到看见麦穗和麦秆发白,变得柔软,父亲才牵着骡子走出麦场在一边歇着,喝口茶,用草帽当做扇子,古铜色的褶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
⑤这时候母亲拿着一种叫做木衩的工具开始拾麦秆。只见母亲把木衩反扣在麦秆上,轻轻地拾那些没有麦粒的麦秆子,母亲拾成堆,我和姐姐抱出麦场。天气很热,麦场上压碎的麦秆子像浮尘一样到处都是,落在我们的头上和脖子里,我们满身的汗水和那些浮尘黏在一起,真是奇痒无比。
⑥这样的工序进行三次,那些麦粒就彻底脱离了麦秆。姐姐用推板往前推那些麦粒,母亲用扫把在后面扫,父亲用木锹把麦粒堆到一起。金色的夕阳下,我们的麦粒堆成形,这时候的晚风是最通人情世故的,它会慢慢登场,合着父母喜悦的心情。只见父亲把嘴唇隆成圈形,开始一边扬场一边吹口哨,那可不是一般的口哨,那是庄稼人和风的暗号。
⑦父亲站在麦粒堆边,手里紧握着簸箕,俨然是一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将军。随着风向,扬起一木锹带有麦秆屑和麦粒的粮食,那些麦粒黄灿灿地落在附近光滑的地面上,麦秆和麦屑就远远地被风吹起。整套动作下来,干净麻利快,令人目不暇接。
⑧装麦子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父亲捧起麦粒,闭上眼睛,闻着麦香很是陶醉。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抓起麦粒吹一下,仰起头把那些麦粒吃在嘴里,越嚼越香,泛着白面味,那种喜悦和幸福如今还在内心深处珍藏。
⑨然而我们的麦粒还没来得及清理,大雨突然造访,笆斗、扫帚、木锨,样样家伙上,七手八脚忙,总算把麦子用塑料布遮住了。以防万一,父亲不得不在雨中去看守麦场,那幅场景,我记忆犹新。
⑩我提着马灯,姐姐端着饭盆,倾斜着身子,尽量把饭盆子遮住不让雨水侵犯。她的两只眼睛眯成一道线,时而使劲闭上一只眼睛,摇摇头,尽可能地甩去一点点雨水。[B]雨水遮住了我的眼睛,我好想哭,一只手不停地抹着眼睛上的雨水。
⑪远远地看见父亲把化肥袋子折进去一个拐角顶在头上,在架子车下面铺了一个袋子坐在那里,孤独地呆愣着。好在这种天气蚊子很少,它们弱小的身躯,无法抵御风雨交加的夜晚,所以不知去向。
⑫父亲接过饭盆子,架子车很小,没办法让我们三个人都能躲在下面避雨,父亲怕我们淋雨,让我们回去了。我提着马灯,姐姐拉着我的手,就在拐弯处我看到了父亲若隐若现的背影。
⑬我不知道支撑父亲生存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个雨夜,父亲高大的身躯是怎么屈服在架子车下渡过的。只是那个夜晚,父亲的身影让我觉得,庄稼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最伟大的人。时至今日,每当我有过不去的坎,父亲在那个雨夜看守麦场的身影都会及时浮现在脑海,让我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与接受生活的风雨。